• 成功的城市更新 离不开精心规划
  • 资讯类型:楼市要闻  /  发布时间:2013-11-11  /  浏览:364 次  /  

■观察眼

任何一座城市,在城市扩张与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更新就成了推动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7年,深圳城市建成区面积Area占市域的比例已经接近40%。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了香港25%的水平,这意味着外延式的城市发展路径已经走到了头。深圳从开山辟地、修路架桥、建设新城的历史阶段,转入了城市更新的常态。向建成的城区要增量、要更高的附加值,也成了深圳城市更新的根本要旨。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曾经对深圳城市更新的现状做了一个生动的对比。他认为深圳现在所处的阶段和150年前的巴黎、30年前的巴塞罗那很相似。在这个阶段,城市更新有不少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例如始于1853年的巴黎旧城改造,就属于外科手术式的大拆大建,背后有深刻的阶级矛盾,历时18年,引爆了巴黎公社大起义,经受了流血牺牲和社会的剧烈动荡。同时也奠定了巴黎的城市路网结构、基础设施标准和城市的风貌。

20世纪70年代巴塞罗那的城市更新,方法就完全不同。不是大面积Area地推倒重来,而是通过一个个空间节点的精心营造,带动周边的街区,从而焕发整个城市肌体的活力。巴塞罗那人将这种城市更新的方法叫做“针灸法”。

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针灸法”,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都离不开精心的规划Planning,这些规划Planning结合了每一个城市的实际情况,本地特色、气质和产业背景,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引擎。而这些成功的城市案例,或许也可以为深圳的城市更新提供更多的思路。

不少资料显示,二战前在以形体规划Planning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Planning思想影响下,西方国家城市更新希望通过整体的形体规划Planning来摆脱城市发展困境,纷纷强调城市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美化。受“形体决定论”思想的影响,进行了主要以街道、城市雕塑、公共建筑Building、公园、娱乐设施、开放空间等手法达到城市美化效果的城市更新,即城市美化运动,但结果发现城市功能是不能忽视的。到二战后至西方后工业化前夕,虽然这一问题得到了反思,但二战胜利仍然助长了“形体规划Planning”的思想,为恢复经济和城市面貌,西方各国展开了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主要是对城市中心区土地的强化利用与大规模推倒重建和清理贫民窟。

在现代建筑Building师协会倡导的“功能主义、强调新技术应用”的城市规划Planning思想指导下,这个时期的城市更新突破了二战前的物质性更新模式,而更重视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解决了工业化带来的工业污染、拥挤等问题。但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大规模推倒重建贫民窟只是空间位置上转移了贫民窟,而且消灭了现存的邻里社会;在级差地租的作用下,城市中心区土地的强化利用导致了中心区的衰败,并且带来治安、交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上世纪70年代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西方城市更新目标、内容、方式更趋向理性,通过各种城市更新政策纲领的制定,城市的社会经济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以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邻里和睦为主要目标的“社区规划Planning”已成为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

南方日报记者 方晓达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姜堰房产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23
品牌・责任・价值!荣耀上线16周年!地址:姜堰经济开发区
网站客服QQ:157186151 微信:JRJY67
苏ICP备17030903号
回顶部